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61年邓华调任四川,师长邀邓华视察部队,邓摇头拒绝:我不管事了

前言1960年,邓华被迫离开军队来到四川,中央任命邓华到四川省任副省长,主管农业部队,而邓华来到四川,也重返了长征故地,走访调查当地民情。1961年7月21日,他协同秘书等人,开始对阿坝,甘孜两个藏族自治州进行视察和访问,期间突然看见一辆军车。从车上走下一位师长邀请邓华视察部队,邓华却拒绝哽咽地说道:“我不管事了”,这位师长是谁?邓华为何拒绝视察部队?邓华调任四川“安家落户”1960年5月,邓华举家南迁,来到成都,邓华被安排在四川省任副省长,原生活待遇不变,临行前,毛主席委托罗瑞卿总参谋长再次给邓华捎话,毛主席说:“到四川后不要灰心,多到下面去走走看看,向群众学习。”邓华对罗瑞卿说:“罗总长,请转告毛主席,我一定会遵照主席的指示去做。”为了长期打算,邓华决定把家搬到四川,成都,是邓华一直向往的地方,少年时代读《三国演义》蜀汉都城给他的印象是美丽和富饶,他先是乘坐飞机到成都向省委报到,并且看了房子,为家属子女办好调动工作和转学手续,然后回北京,高高兴兴地对夫人和子女说:“成都是个好地方,物产丰富,我们全家到四川安家落户”。而夫人李玉芝高兴地说道:“我看四川是个好地方,天府之国嘛。”李玉芝一直支持邓华,夫妻二人从1937年抗日战争喜结连理之后,这对革命伉俪便共同战斗在一线。新中医成立后,李玉芝前往沈阳医学院求学,学习医学知识,而邓华则远赴朝鲜战场,抗美援朝胜利之后,邓华担任东北军区司令员,李玉芝担任沈阳一家医院的副院长,俩人又重聚在一起,这次前往四川,李玉芝也毫不犹豫带领孩子们跟随邓华一起南下。历时两天两夜,邓华全家在1960年6月4日到达成都,省委领导都对他格外照顾,在成都钱卫街找了一幢古色古香的旧公馆让邓华安家,与省委书记赵苍碧为邻居,而李玉芝则在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任副院长。成都军区首长也对邓华十分关心,数日休息过后,邓华特意前往金牛坝,看望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李井泉。此时的邓华脱下军装,身穿一身黑色制服,头戴黑色八角帽,这衣服是由军服染成的,临行之前,他将所有军服染成黑色。李井泉率先开口欢迎邓华来四川工作,邓华回答:“还是得请省委和西南局多多帮助”,之后李井泉告诉邓华省委决定让他主抓农机工作,继续说道:“中央有通知,你的生活待遇不变,仍然是行政五级,省委会为你配备秘书,公务员和专用小车。”邓华非常感谢省委和西南局的关怀,为了让他尽快理解和熟悉四川的情况,每逢军区机关举行集体活动或组织文艺晚会,都要打电话或者派人来邀请邓华。当时省委号召机关干部种棉花,邓华在宿舍院子里开辟了一分多地作为试验田,从翻地,种苗,浇水,施肥等收摘棉花,他都要亲自动手,精细操作,还一一做记录。此时邓华虽然年过五旬,但是仍然决心从头学起,变军事内行为农机内行,并且以其特有的战斗作风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他买来大批农业机械方面的书籍,孜孜不倦地钻研起来。学不懂就下工厂找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请教,不到三年,邓华硬生生攻克道道难关,初步掌握了农机方面的基础知识,一些技术业务干部称赞他是“农机内行。”邓华对工作极其负责,作风严谨,凡是接触过他的人,对此都印象深刻,在工作中邓华要求制造的农机要物美价廉,质高体轻,方便耐用,不合格不准出厂,他下厂检查产品质量,不仅要检查零部件。而且要抽查整机,把已经装好的整台机器全部拆开,一个个零件用尺子量,用秤称,这种检查方法让人事先无法准备,邓华从不局限于办公室或实验室。他常常脱下鞋袜,踏入田间地头,与工人和农民并肩作战,亲自测试打谷机与插秧机的实际效能与耐用性。这种身先士卒、深入实践的精神,在农机战线上被传为佳话。不仅如此,邓华严于律己,实事求是,他总是先到车间找工人谈话,接着找车间,科室干部座谈,掌握到第一手资料后,才听厂长的汇报,向邓华汇报,每个人都不得马虎,更不能有丝毫虚假,一位市农机局长说道:“每次我向邓将军汇报时,我都要出一身汗,怕过不了关。”为此邓华的秘书谢功贵的回忆道:“无论什么事情,邓将军都要首先考虑是否对党和人民有利,”邓华也是常常这样嘱咐身边的工作人员。在四川工作期间,邓华经常到下面去向群众学习,了解情况,熟悉业务,邓华跑遍170等多个县,市,在农机的有关问题上,他甚至比一些技术干部还要专业,受到专家们的连连称赞。而邓华一年时间内,也是为四川的农机建设呕心沥血,甚至自己病倒,也要坚持到厂子视察………故地重游长征,偶遇老部下1961年秋天,邓华来到阿坝,甘孜等少数民族地区视察,这是他在长征时走过的地方,此时是金秋时节,故地重游邓华显得格外高兴。邓华在车内俯视着窗外,川西的高原格外迷人,邓华兴奋地身边的秘书和警卫员说道:“当年红军经过这一带,几乎没见到人烟,本来人口稀少,但是当时国民党猖狂,让藏族的同胞包括喇嘛在内,都逃到深山老林了。”“首长,那会儿长征到这里,已经很艰苦了。”警卫员陈开甫说道,邓华感叹道:“是啊,当年吃野草,吃皮带,那是真的。”邓华还说道他们团当时作为长征的先遣队,打头阵,开路,任务是艰巨的,可是也有好处,没有吃的,就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物资,邓华侃侃而谈很是激动。谢秘书这时提议前面有个树林,先停车休息一会儿,邓华提议将枪带上,去打猎,除了警卫员带了枪之外,邓华带来了两只手枪,一支交给了谢秘书,而另一只是不锈钢的,是当年参观苏联送的,邓华离开了部队,还带走了武器,这是一种特殊的情况。他离开沈阳时,沈阳军区司令员由陈锡联接任,政治委员为赖传珠,他俩都分别设宴为他饯行,邓华则将带走的手枪,望远镜等军用物品,开具清单交给了军区,邓华作为上将,赖传珠对此没有提出异议。邓华等人在树林里转悠了半天没有见到山羊野兔之类的野物便继续踏上路途,车子向川西北的红原县前进,邓华一路高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一会儿又朗诵起毛主席写的《长征》。到达红原,这里的气候恶劣,县里的同志说,这里没有夏天,只有延长了的冬天,年平均气温不到摄氏一度,最高的七月也不到摄氏十一度。好在邓华有经验,将当年在朝鲜金日成首相送给他的灰色呢子大衣带来了,而当地的驻军骑兵团得知邓华到来,坚持邀请他去部队视察。邓华乘车来到一个小山坡,刚下车,只见整齐的部队排列着,战士们举枪行注目礼,“报告,我是130师师长董占林,向首长问好!欢迎首长来部队指导。”邓华习惯地将右手举至帽檐,用军礼回答:“谢谢大家,向同志们问好!”邓华的此时已经泣不成声,这130师,就是他在东北亲自指挥创建的第七纵队的19师,师长董占林也是当年七纵队的老部下,老战友,他恰好到这个骑兵团来检查工作的,真是巧遇。而东师长董占林也是一位战功赫赫的战将,参加过抗日战争,在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建国后参加广西剿匪,参加过抗美援朝和中印边界反击战。在上甘岭战役中董占林当时任命为八十七团的见习团长,他出其不意,迅速占领高地,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的战斗,就一举攻占“三九一高地”,全歼守敌150多名,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将领。而邓华此时看着董占林和130师,往日的情怀和胜利涌上心头,他哽咽地说道:“不要客气,我不管事了,作为老兵,我来看望看望大家。”他赶紧收住几乎要流下的泪水,继续说道:“我一见到部队的同志,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今天,我高兴极了。”邓华虽然离开部队,但是部队的同志却并没有忘记邓华,这让邓华非常感动,临走时邓华勉励战士们说:“现在你们的条件好了,但是不能忘记过去,对部队的管理,教育,训练都要从严,平时苦练,作风过硬,打起仗来像一把锋利的尖刀,才能攻无不克,守无不固。”此次视察,邓华看到藏民的生活依旧困难,许多人食不果腹,邓华沉痛地说道::“我对不起人民啊,解放这么多年,藏族同胞的生活还是这么艰苦,我们有责任啊!”回到成都的邓华,将自己的亲眼所见如实向省委报告,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性格,报告的语言没有含糊。邓华此后在四川工作兢兢业业,为四川农业方面做了不少贡献,一直到1977年,邓华参加了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不久便重返部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科学院副院长,而董占林在1980年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任职长达十年之久,1988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邓华实事求是,作风严谨,一心为人民服务,而董占林将军有情有义,知恩图报,他们二人患难见真情,英雄惜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到: